甘肃省清真食品认证新规实施:智能屠宰监控纳入认证标准

2025-08-05 15:14:45 admin 0

甘肃省作为全国重要的清真食品生产基地,其认证管理以《甘肃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2003年实施,2019年修订)为核心,结合《甘肃省清真食品认证通则》(2013年发布)等地方标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监管体系。当前政策要点及实施进展如下:


一、现行政策框架

1. 认证标准与资质要求

  • 主体资质:企业需配备少数民族管理人员,屠宰、采购等关键岗位须由少数民族公民担任。

  • 原料管控:禁止使用含猪肉、酒精等禁忌成分的原料,屠宰需符合伊斯兰教法规范。

  • 标志管理:产品包装需印制全省统一监制的清真标识,禁止转让或租借认证标志。

2. 监管机制

  • 多部门协同:民族事务部门与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合执法,定期开展专项整治。

  • 动态抽检:2024年起对认证企业实施季度抽检,重点检测非法添加物(如罂粟碱)和微生物指标。


二、技术升级与试点实践

1. 智能屠宰监控试点

  • 设备要求:在兰州、临夏等市州试点屠宰车间安装AI监控系统,实时记录屠宰操作、环境参数(温度、湿度)及原料溯源信息。

  • 数据应用:试点企业屠宰数据实时上传至省级监管平台,2025年通过AI识别纠正违规操作12起。

2. 动态二维码溯源

  • 试点范围:临夏州2024年启动试点,要求认证产品包装印制动态二维码,扫码可查看屠宰时间、操作人员、检测报告等信息


  • 技术验证:消费者扫码验证率超60%,问题产品召回效率提升40%。


三、行业现状与挑战

1. 实施成效

  • 认证规模:截至2024年底,全省共有清真认证企业1200余家,覆盖牛羊肉、乳制品、调味品等品类。

  • 出口合规:2024年临夏州认证产品出口中亚国家未发生因“清真性”争议被退运事件。

2. 现实问题

  • 标准执行差异:部分企业存在屠宰流程不规范、认证标志滥用等问题,2024年查处违规案件37起

  • 技术成本压力:中小商户智能监控设备改造成本平均达20万元,需财政补贴支持。


四、未来优化方向

1. 标准体系完善

  • 修订地方标准:计划整合《甘肃省清真食品认证通则》与《临夏州清真食品管理办法》,明确智能屠宰、动态溯源等技术要求

  • 跨省互认推进:与宁夏、青海等省区协商认证结果互认,降低企业合规成本。

2. 监管能力提升

  • 智慧监管平台:2025年建成全省统一的清真食品监管数据库,实现企业资质、检测数据、风险预警一站式管理。

  • 社会共治机制:鼓励消费者通过扫码举报违规行为,对查实的举报给予奖励。


五、典型案例

  • 临夏八坊清真:作为首批智能屠宰试点企业,投资150万元改造车间,实现屠宰全程录像,产品溢价率达18%。

  • 兰州安泊尔:通过动态二维码溯源系统,2024年客户投诉率下降55%,获评“甘肃省清真食品示范企业”。


甘肃省清真食品认证体系在规范市场、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技术升级与标准执行仍需持续优化。未来需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支持与企业参与协同发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地址

南京江北新区丽景路2号软件园研发大厦A座8楼(整层)

邮箱

maxun@leniucn.com

电话

025-85303775(17749501697)

首页
新闻
产品
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