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论丨数字赋能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2025-04-07 17:45:47 admin 2

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包头市以“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建设为抓手,通过技术赋能,走出了一条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的创新之路,为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提供了有益经验。

国务院《“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包头市的这一行动正是将中央部署转化为地方实践的生动样本,我市“互联网+明厨亮灶”社会共治智慧监管平台建设项目按照总体设计规划分4期建设,目标是到2025年完成餐饮单位全部纳入平台监管。截至2023年,该平台已实现学校(幼儿园)食堂、养老院食堂100%入驻。通过AI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将加工制作、餐具消毒等关键环节置于阳光之下,让监管从传统“人盯人”模式升级为全天候智能监测,有效破解了基层监管力量不足的难题。

这项民生工程的深层价值,在于构建起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新格局。对于餐饮企业而言,实时直播的后厨画面倒逼企业强化主体责任,推动行业整体水平提升;对于监管部门来说,数字化平台打破了时空限制,实现精准监管与靶向治理的有机统一;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一店一码”的透明展示赋予其监督权,让每个人都能成为食品安全的守护者。这种政府主导、企业自律、公众参与的治理模式,正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体现。

更为重要的是,“明厨亮灶”工程培育着新的社会信任机制。当家长通过手机就能查看学校食堂的实时画面,当消费者扫码即可追溯食物的“前世今生”,这种看得见的食品安全正在重建市场信任纽带,这种“阳光承诺”不仅增强了政府公信力,更提振了消费信心,为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包头实践启示我们,守护“舌尖上的安全”需要善用科技创新这个最大变量。但技术手段的升级必须与制度创新同步推进,既要筑牢“技防”屏障,更要完善“人防”体系。只有将智慧监管与信用惩戒、行业自律、公众监督深度融合,才能构建起立体化、全链条的食品安全防护网。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从“厨房重地、禁止入内”到“明厨亮灶、一店一码”,改变的不仅是物理空间的透明度,更是治理理念的革新。科技之光照亮百姓餐桌,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得到全方位保障。这种治理效能的持续提升,既夯实了民生福祉根基,彰显了城市治理与时俱进的智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将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文章转载自包头新闻网。)

地址

南京江北新区丽景路2号软件园研发大厦A座8楼(整层)

邮箱

maxun@leniucn.com

电话

025-85303775(17749501697)

首页
新闻
产品
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