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元公益餐背后的温度:松霖餐饮为高校学子托起“舌尖上的希望”

2025-03-27 14:03:25 admin 54

在江苏海洋大学的食堂里,一份标价五元的套餐包含一荤两素、米饭和汤,这样的公益窗口每天吸引上千名学生排队。这背后是江苏松霖餐饮有限公司连续19年坚持的“零事故”运营承诺,以及每月从食堂利润中拨出10%补贴公益餐的“亏本生意”。企业为何要“自掏腰包”推动高校普惠餐饮?公益餐如何实现可持续运营?本文从菜品设计、运营模式、社会价值等角度展开深度解读。

一、从“吃饱”到“吃好”:公益餐的精细化运营

江苏松霖餐饮的公益餐窗口以“五元吃饱、十元吃好”为原则,每日提供不重样的菜品组合。早餐1元可购素包或肉包,搭配免费粥品和小菜;午晚餐的五元套餐涵盖清蒸龙利鱼、 宫保鸡丁 等家常菜,并定期引入学生投票选出的“人气菜品”。

为保障餐品质量,企业依托自建18000平方米中央厨房,实现食材从原产地采购到加工配送的全链路管控。例如,大米选用东北一年一季稻,食用油为非转基因产品,蔬菜每日经农残检测,肉类由中粮、雨润等品牌直供。中央厨房还通过“智慧餐饮管理系统”对每份餐品进行溯源,并执行“双留样”制度——企业端与学校端同步留存48小时样本,确保食品安全可回溯。

二、公益与盈利的平衡术:10%利润反哺长效机制

“五元定价仅覆盖成本的三分之一,但我们的目标不是赚钱,而是让贫困生有尊严地享受平价餐。”松霖餐饮运营总监许云鹏表示。企业通过规模化采购和中央厨房集约化生产(日均配送量超3万份)降低边际成本,同时将食堂项目每月利润的10%固定用于补贴公益窗口。

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公益餐“限量供应”或“身份审核”的限制,窗口向全体师生开放。数据显示,江苏海洋大学公益窗口日均服务超1200人次,其中约30%为教师和普通学生,此举既避免贫困生被“标签化”,也通过扩大消费群体摊薄运营压力。

三、从高校到社区:社会责任的多维延伸

松霖餐饮的公益实践不仅限于高校。在连云港海州区,企业运营的4家社区食堂为老年人提供10元两荤一素套餐,并为80岁以上孤寡老人免费送餐;2024年推出的“献血者福利计划”中,师生凭献血证可在江苏海洋大学第三食堂领取免费早餐及五元通用券。

这些项目均延续了“普惠+精准”的双轨思路:一方面通过标准化管理(如ISO22000食品安全体系认证、7S厨房管理模式)控制成本;另一方面联动政府、社区资源,例如与连云港农发供应链合作建立食材溯源链,与血站合作拓展公益场景。

四、社会价值启示:企业如何打造可持续公益样本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李敏指出:“松霖模式的可贵之处在于将公益融入主营业务,通过管理创新实现‘自我造血’,而非依赖外部输血。”企业22年“零事故”记录和95%的师生满意度,印证了社会效益与商业可持续性的兼容可能。

教育部2024年高校后勤改革案例集将该项目列为示范案例,其经验正在向全国30余所合作院校推广。正如许云鹏所言:“我们做的不是慈善,而是通过餐饮服务传递平等与温暖——这才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地址

南京江北新区丽景路2号软件园研发大厦A座8楼(整层)

邮箱

maxun@leniucn.com

电话

025-85303775(17749501697)

首页
新闻
产品
招标